俗話說:“樹老根多,人老話多。”人上了一定的年紀之后,說話往往重復羅嗦,喜歡憶舊,固執己見,很多子女回到家免不了被嘮叨,當然逃避,厭煩的時候,有沒有想過父母為什么嘮叨?
老人嘮叨有原因
“多穿點,外邊冷”,“多吃點,別餓著”,“怎么我說什么你都不聽”,“我之前在單位的時候”……這些千篇一律的話,任你耳朵聽出了繭子,老人卻每天雷打不動地嘮叨,有用的沒用的從早說到晚。為什么人到老年,就都變得這么愛嘮叨呢?
心理學研究指出,人的心理要獲得健康,需要各種環境因素的豐富刺激。如果缺乏這種刺激,人就會變得呆板而神經過敏。老年人從工作或勞動崗位退下來后,就會把注意力過分集中在一些“不頂用”的事情上。譬如熱衷于回首往事,因而喋喋不休;晚輩下班回到家之后,老人就會盡情傾訴心中郁積之言;年輕的兒女在生活習慣、思維方式上和老人有諸多不同,老人需要不停說話來表達反對并提出自己的意見。上述原因,導致大部分步入老年的老人都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個愛嘮叨的人。
嘮叨有三大好處
嘮叨讓心理更健康。美國白宮的保健醫生曾給布什開過一個減壓秘方:話療,每星期至少與家人交流15個小時以上;夫妻之間每天至少交流兩個小時,包括共進晚餐或是午餐。這個減壓秘方,似乎完全可以總結為兩個字:嘮叨。同理,如果老人每天不愛嘮叨,甚至不愛說話,總把不順心的事埋在心里,日積月累,就變得食不知味、睡不安穩,容易使神經系統的防御功能和臟腑功能失調,讓疾病趁虛而入,如原發性高血壓、腦動脈硬化、冠心病、腫瘤等。而如果面對這些不順心的事兒,老人們能夠通過意義簡單、瑣碎的語言嘮叨出來,則有助于他們釋放壓力和不安全感,潛在的抑郁都被語言釋放出來,老人身心更健康。此外,無論是和家人嘮叨,還是跟外人嘮叨,都說明老人愿意與人交流,避免了與外界隔絕,這是一種十分健康的心態。
嘮叨讓大腦更靈活。美國一項近20年的心理學研究稱,老人嘮叨,即反復說同一件事,有助于提高記憶力。人類大腦用進廢退,每次說話都需要經過邏輯思考,進行語言的提煉和組織,多說話可以刺激大腦細胞,使之保持活躍、興奮,可有效推遲大腦的衰老進程。大腦有專司語言的功能區,如果說話太少,大腦中專管語言的區域興奮度就會減弱,不利于大腦的健康運轉,多說話可促進大腦這些功能區的發育。有些老人總沒話找話,說明他的思維不間斷,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認知障礙癥。
嘮叨延緩衰老。經常說話的人,能使口腔肌肉和咽喉得到鍛煉,有利于保持耳咽管的通暢,使耳朵內外的壓力保持平衡,對于耳鳴、耳聾有保健作用,說話時帶動眼肌和三叉神經運動,還可防止老花眼、老年性白內障和視力減退。
幫助老人多嘮叨
以后老人再在你耳邊嘮叨的時候,千萬不要說,“您別再嘮叨了”,相反,為了老人的健康,要讓不愛說話的老人變得嘮叨,讓本就嘮叨的老人盡情嘮叨。對于一些家務事,多讓老人發表看法,使老人充分參與;對老人責怪性和抱怨性的嘮叨,小輩們要不急不躁,少反駁,多點頭,多逗老人開心;對老人嘮叨的話要完成其中的一部分,讓老人覺得自己說的話有人聽,有人尊重他的意見,這些,甚于一些給老人買禮物、買補品的孝心方式,是對老人最大的孝心。
當然,對一些特殊情況則要警惕,比如老人突然喜歡自言自語、說話雜亂無章、說過就忘、答非所問,反應遲鈍等,這可能是認知障礙癥的先兆
南京澳思泰溫馨提示:時間不等人,別讓等待成為遺憾,偶爾聽聽老人嘮叨也是愉快的事,多留下時間陪伴父母,按時為父母做體檢(骨密度檢測,經顱多普勒檢查)